记者从四川普善公益慈善促进会南充分会获悉,8月26日上午,定居在安徽阜阳的南充籍抗战老兵郑天付因病去世,享年108岁。
1938年 出川抗战
郑天付于1913年2月3日出生在顺庆区辉景乡大堰沟村。1931年,1931年,18岁的郑天付跟随二舅到合川县工作。1938年初,日军步步紧逼,国难当头,郑天付在合川县城报名入伍,参加国民革命军第24军,后来转入杨森所率的第20军。由于一手好枪法,曾带新兵训练,后随军参加武汉会战、长沙会战、大别山大界岭和小界岭战役等战役。
据老人生前讲述,1938年夏天,他随部队参加了武汉会战。这次是给一位团参谋长挎两把盒子枪,还骑马跟随。在跟随途参谋长途经武汉西北,一个叫沙河乡的地方,俩人发现有六个日本鬼子在河里洗澡,军服和武器就放在了河岸边。“敢不敢去抢日本鬼子的武器?”参谋长问郑天付,郑天付说“敢!”,话音刚落,就见他手持冲锋枪,偷偷靠近河岸,参谋长跟在后面掩护他。突然,郑天付向河里开火,几名日本鬼子来不及反应,伤的伤死的死。随后,郑天付飞奔到河边,背起几支长短枪就往回跑。回到部队后,参谋长奖励给他50块大洋。

2015年 回到家乡

抗战胜利后,郑天付随军到达安徽阜阳,从此定居。虽然在阜阳生活多年,但郑天付浓重的四川方言却不曾改变,他依旧忘不掉家乡的清香豌豆面、蜿蜒的小路以及他最思念的亲人。但郑天付的儿女们尝试了多次,都没有找到南充老家的亲人。
2013年10月,阜阳市关爱抗战老兵的志愿者寻访到了郑天付, 在听完老人讲述他一生坎坷曲折的经历后,志愿者备受感动,并立即着手帮助老人寻亲和回乡等事宜。
2014年2月,在阜阳南充两地民政与公安等部门,以及志愿者的帮助下,郑天付终于找到了亲妹妹郑玉芳,本报的独家连续报道,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,南充各界积极捐款捐物,爱心企业免费提供食宿和交通工具等形式,迎接郑天付回家。
2015年7月2日,郑天付终于回到阔别84年的故乡大堰沟村,他见到了妹妹郑玉芳、儿时的伙伴,还有少年时他挑水那口水井。老人在母亲坟前烧香时含泪说:““娘,我回来看家了,家没了。”现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。
因为这段传奇的寻亲故事,2015年9月5日、6日,中央电视台12频道以《我的大堰沟》题目,对郑天付的抗战经历和回乡省亲祭祖的经过作了专题报道。

2020年 老兵“归队”
“每一次我们和郑老联系,他都说自己好想再回南充老家,所以我们计划2020年3月22日,在他108岁生日时候到阜阳看望他,但是因疫情未能成行。”据四川普善公益慈善促进会南充分会负责人朱兴弟介绍,郑老从南充回到阜阳后就一直都在念叨,只要有机会他还想回南充老家,但是由于年事太高,不适合长途旅行,郑天付第二次回乡之旅不能成行。
“太突然了,老人还是没有等到这一天。”朱兴弟告诉记者,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,但郑老却没有等到,他感到非常遗憾。
据朱兴弟介绍,目前南充在世抗日老兵仅有90多位,这些抗日老兵全都年逾九十,他们正以每年20%左右的速度离开人间,全社会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关爱,让他们愉快无忧地度过晚年。(记者 祝真珍/文 乐校臣/图)
内容来自南充晚报 |